首页 > 专文专题 > 正文

国产动画主题歌探访——《夕山谣》背后的故事

可米
分享+
0

国产动画 国产动画歌

引子


借着资本的力量和我国动画公司各方面实力的积累,我国的国产动画在这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成长,一些作品开始崭露头角,在自主制作的同时也开始作为业界上游出资外包(日本以及其他地区)制作。作为音乐爱好者自然对国产动画的主题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我们和演唱了《从前有座灵剑山》第一季的国语版OP/ED(《剑指苍茫》和《夕山谣》)的叫兽做了一次对谈,也借着这个机会向所有喜欢这部作品和这些歌曲的朋友们介绍一些平时大家不容易得知的情报和知识。

首先还是介绍一下演唱者,叫ぶ獣,一般称为叫兽,重金属摇滚爱好者,主攻日翻,网络翻唱圈内有一定知名度,其歌唱实力被广泛的认可,录音室和现场表现都非常扎实。《从前有座灵剑山》的OP/ED是叫兽第一次演唱国产商业动画主题歌,而最近也演唱了《狐妖小红娘》日语版第二季的OP。




《夕山谣》背后的故事



三牛:谈及这两首歌,我和一些朋友还是对动画方是如何找上你的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能给我们说一下这两首歌的来历和你参与演唱的这个过程吗?


叫兽:好的,最早的话我只接到了OP,能参与演唱也是早先机缘巧合认识一位现在做动画音乐导演的朋友,正好在做这个片子,就接到从她那里来的演唱OP的邀请。另外要说的是,大家可能都知道,《灵剑山》的OP/ED在最早是出了日语版,国语版中本来打算把主题曲直接搬过来只把配音换成国语,但是有很多观众姥爷不满说国语版的话OP/ED还是用国语的好,于是加点赶工才有了这些歌。ED的话最开始没有说,也是接了OP后,曲作老师正巧也听过我翻唱KOKIA的《花宴》,因为那首歌有一些岛腔转音的部分,曲作老师觉得我转音的技术挺好,正好适合ED,所以两首歌就一起给了我。不过没有想到的是,作为这么一个“顺带演唱”的ED,反而比OP要火的多。


三牛:是的,ED《夕山谣》即使抛开动画主题曲的范畴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当时网络上翻唱(挑战)这首歌的人非常多,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翻唱它。那么对于叫兽来说,这两首歌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呢?



叫兽:先说OP吧,日方那边在做日版OP曲的时候,OP分镜是已经做好了的,歌是按照那个节奏来的,中国这边也不可能再去改OP动画啥的,根本也没有那个工期,于是曲作老师就只能强行按照日版歌曲的BPM(每分钟节拍数)来写歌,又因为BPM太高了,曲作本来还想加弦乐(二胡)的部分,结果录二胡的时候跑弓,太快了,没办法,最后就只能加弹拨的乐器进去。


三牛:原来如此,确认了一下《剑指苍茫》的BPM大概是185左右,是相当的高了,那么ED《夕山谣》呢?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叫兽:ED的话是这样的,曲作老师最开始拿给我DEMO的时候我个人唱的蛮舒服,比较适合我,然后曲作老师突然又说“这样,我们重新定个调吧,我给你升两个KEY,你再试试”。我当时就惊了,天啊!这还要再升两个?原来DEMO那个调我是已经记在脑子里了,再高的话实在受不了,最后还是按照DEMO的来了。不过之后问过一些朋友,很多人都表示说“叫兽,这歌你唱的不难受吗?”我就说“对我来说还算好啊。”说老实话,《夕山谣》这个调对男生来说高,对女生来说低,但是对我来说刚合适。


三牛:确实如此,不过也苦了不少翻唱的朋友(笑)。


叫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也是《夕山谣》的转音确实很多。当时曲作老师并没有要求那么多转音的部分,实际上是我自己加的……


三牛:那么多的转音都是你自己的意愿加的?


叫兽:对,我拿到歌以后也是根据自己的唱法和习惯加了大量的转音,因为这样我会唱的比较舒服,可以说《夕山谣》里有80%的转音都是我自己加的。曲作老师也是比较好,和我说的你怎么唱舒服就怎么来,不过结果是好像是苦了一大帮翻唱圈的朋友……


三牛:是的,苦了不少翻唱的朋友(二次强调),很多人表示这个转音转的实在太过分了(笑)。


叫兽:嗯,是,是有点过分,本来我还想再加的,后来曲作老师也是说“别加啦!再加没法唱啦!”ED的话就是这样,转音的地方多,对歌手的气息控制要求比较高,可能唱一半没气了……说回OP的话,其实也就是几个高音的部分,另外就是因为OP的BPM很高,需要歌手一口气唱完好几个句子才能换口气,所以对换气点的掌握力也有一些要求。两首歌确实都有一些难度,“唱”的部分就是这些了。


三牛:既然提到了“曲”和“唱”,能不能再说说“词”的部分。


叫兽:首先可以给大家说的一点是,《夕山谣》本来不叫这个名字,最初的名字是《远山谣》,之后改成《夕山谣》的,《剑指苍茫》最开始好像是叫《剑指苍穹》,具体我就不太清楚了,总之导演后来改了歌名。歌词的话,也有初版,初版的歌词要比现在大家看到的版本更“文绉绉”一点,也是改动过,现在这版的歌词就没有初版那么的“咬文嚼字”。


三牛:是这样的。据我所知,特别是像古风圈,对歌词上刻意堆砌生僻字的现象一直以来就有一些争议。我个人觉得定稿的这个歌词还是非常好的,没有浮夸、堆砌的现象,本身的意境也很对味。


叫兽:对,这里还是得感谢作词的老师。


三牛:那么我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作为一般爱好者来说,很想知道叫兽平日是怎么练习唱歌的?


叫兽:我平日上班主要是骑电瓶车,反正在电瓶车上没事我就练着唱,别人也不知道是谁,另外就是在家里录歌的话状态反而没有在KTV里唱的状态好,大概也是和混响有关,可能有些歌大家在家里唱的难受,也许到KTV里反而会觉得效果还可以,这个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也和环境有些关系。


三牛:那有没有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呢?


叫兽:具体的方法其实详细说的话一言两句很难说清,我只说一点比较关键的。对“唱歌”有基本认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大家最好还是练习一下“腹式呼吸法”,也就是利用横膈膜,这样的话你自己唱的时候不会觉得气短,其他的话还是要多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任何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来说都是真理。“音准”和“节奏”的话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对非职业的爱好者来说,不求完全对上,但求尽量贴近。没事的时候可以录一段自己听听,然后对比原曲,再调整,再录音,再对比,这么反复的来找也是一个办法。另外像现在的智能机上也有一些练声APP,非专业的用这些去找音准练稳定性也还可以。当然,你要真的想进入“职业”的领域,那还是去找老师会比较好。


三牛:非常感谢分享这些经验,那么叫兽本来是一个玩翻唱的网络歌手,好像现在国产商业动画的主题曲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请的类似于你这样的网络歌手来演唱是吗?


叫兽:是的,这是一个事实。当然也有少部分是请的流行歌手。作为“动画”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制作方可能还是希望能请一些“懂”这些文化,在爱好者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因为流行歌手的话有些人不懂这种文化就不会表现出太大的演唱意愿。另外,当然也会和预算有关,毕竟请这些流行歌手所需的经费会更高一些。现在的国产动画很多都是在网络平台上播放,选择“网络翻唱歌手”的话也有一定的亲和性,他们本身就是之前在网络上活跃的群体,和ACG文化,或者说的俗一点,和“二次元”文化更契合一些,这样的话制作方在宣传上也会更方便。这么几种考量结合一下的话,“网络翻唱歌手”自然成为了目前国产动画主题曲演唱者的最优选择。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三牛:这里还是想了解一下叫兽你最初开始翻唱的“原动力”是什么?或者说是受了谁或者是受了哪部作品的影响?


叫兽:初中的时候吧,当时看了很多动画,但要说到对我在“唱歌”上影响最大的作品还是《超时空要塞7》。


三牛:Macross7(マクロス7),巴爷。


叫兽:没错,Macross7,热气巴萨拉,俗称“巴爷”。巴爷就是我翻唱的原动力,负责了巴爷剧中歌演唱的就是福山芳树了。巴爷这个角色,了解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对“音乐”有一种狂热的执着。明明战斗机上有飞弹,就是不用。  “我要用歌声打动你们!不要打架!战争什么的太无聊了!来听我唱歌吧!”这种精神简直就是个“疯子”,但是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其实有不少执着于“音乐”的歌者也是抱着类似的态度的。比如说全球范围的街头艺人们,有不少就很单纯也很狂热的在追求自己的“音乐之路”。说回来,正是巴爷这种对“音乐”的投入和热情打动了我,在那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歌唱之路,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热情。


三牛:真好www 刚才提到了日本动画,那么关于日本的动画歌可以简单给大家说一下,对岸因为成熟且发达的商业系统,诸如动画制作方和音乐公司做商业连协(Tie-UP商法)的例子很多。Tie-UP商法广泛确立之前,我们可以听到像《机器猫》、《花仙子》之类“主题性”很明显的传统动画歌,歌里会唱出主角的名字和特质以及其他和动画相关的东西。到了70年代末期,《宇宙战舰大和号》剧场版启用了当时流行歌界一等一的大歌星泽田研二来演唱主题曲,可以算是开创了动画歌界的Tie-UP商法的先河,之后很多歌就是主流歌手或者非传统动画歌歌手来唱,部分歌曲的氛围或者歌词可能和动画没什么关系了,当然,这是一种很成熟的商业手法,也导致了部分动画歌“主题性”的稀薄,具体我们之后聊。这里还是说回国产动画,据我个人的了解国产动画是有一个断代。


叫兽:是有断代,就手绘动画来说,有早期的美术片,儿童向的电视动画,再到现在新兴崛起的网络平台动画。中间是有明显的断层,但是在水面之下的是80年代90年代中国一直在给日本动画作代加工,现在的话有反过来的现象,我们去外包给日本制作,甚至在日本播出,其实《灵剑山》就是这么一种模式。


三牛:是的,对于以前动画,还是主题性比较强的传统动画主题歌,也就是以儿歌、童谣为主,像《黑猫警长》、《舒克贝塔》、《葫芦娃》这些。


叫兽:没错,不过我也想起有一首,是孙楠演唱的《哪吒传奇》的主题曲《小英雄哪吒》,虽然是流行歌界的大歌手,不过这还是一首主题性很强的传统动画歌。


三牛:嗯,之前我提到过Tie-UP商法,让主流歌手演唱,不过想起在《哪吒传奇》之前,有一部剧场版动画当年炒得沸沸扬扬,其中主题曲的阵容可谓十分豪华,1999年的《宝莲灯》。


叫兽:对的,李玟、刘欢、张信哲,几首非常经典的歌曲,这些人都是流行歌界的大牌,这个性质就有点像之前提到的泽田研二来演唱《宇宙战舰大和号》剧场版动画主题曲那个性质。这些歌要说“主题性”的话会稀薄一些,更像是一般的流行歌曲,当然这也是剧场版这种经费比较充足的企划才能办到的。


三牛:所以现在的网络平台播放的连续剧动画还是以请网络歌手为主了,这个在之前已经提到过了。那么就叫兽了解的范围,现在的国产动画歌的歌词和曲子的氛围是否大部分都会向动画的主题靠拢,彰显的是一种“主题性”呢?


叫兽:我想应该是的。除了《灵剑山》之外,我个人比较熟悉的像《灵契》、《狐妖小红娘》之类的基本上还是以尽量靠拢动画或者原作(漫画)的主题以及氛围来制作歌曲,就是当“主题曲”来制作。


三牛:那么我对创作这些歌曲的人也很感兴趣,目前创作国产动画歌曲的都是一些什么人或者组织呢?


叫兽:有很多小型工作室以接外包的形式接活,也有一些个人,比如以前做V家调教的这些。举个例子,像《狐妖小红娘》OP2《梦回还》的作曲就是圈内很著名的大佬“战场原妖精”,他参与过不少乐队,B站也有号。


三牛:孔爷?


叫兽:对,孔爷,打得一手好鼓,弹得一手好琴,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不会弹吉他的鼓手不是一个好贝斯。《梦回还》太带有他的个人色彩了。另外像《灵剑山》这两首的曲作也是以前给不少游戏做过曲的。


三牛:就是说曲作者还是以“和次文化圈有接点的人”为主吧。


叫兽:其实也有一些不是次文化圈内的,比如之前DNF的主题曲就是《我是歌手》的音乐总监梁翘柏先生写的,这个还是看具体项目。不过我接触到的还是以“和次文化圈有接点的人”为主。另外的话就是一些写“古风”和“电子”的工作室了。


三牛:我想了解的差不多了,那么叫兽个人对国产动画业界的未来是如何看待的?


叫兽:很诚实的话,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市场是在不断的成长,有市场需求后资本自然会进来,当然之前遭遇过一些滑铁卢,不过当时都是在摸索阶段,以后会慢慢成熟起来的。像国产漫画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有原作做基础的话,动画也好进一步拓宽群体。当然,我们的动画产业中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习惯和核心圈层的文化氛围可能和发达国家的爱好者有一定差距,说白了就是轻量用户过多了,不过我个人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持乐观态度。


三牛:总归还是要靠商业来带动。


叫兽:这是必然的。


三牛:那么访谈就到这里结束,感谢叫兽。




(取材/三牛)



1
可米 私 信 关 注
 

国内优秀的ACG文化资源分享站!

海量前沿信息+文化主题探讨+社区网友互动点评

我要投稿
相关文章

发私信



登 录

提示信息!关闭